石化厂监测实绩
转子设备的即时守护
固德科技报|石化厂监测实绩,转子设备的即时守护
#转子设备
#物联网
#ESG
#预知保养
Posted On : 18 Aug. 2025
在高风险的石化产业中,转子设备一旦停机,不仅造成庞大损失,更引发工安与环保隐忧。这家位于台湾西部的石化厂,透过导入转子设备预知保养与线上监测系统,成功揭露潜藏异常,逐一排除隐患,让设备趋于稳定并延长维修週期。
危机前夕:石化厂设备的警讯
这是一家位于 台湾西部沿海工业区 的大型石化製造基地,为国内重要的石化原料供应厂之一。厂区拥有完整的石化加工与製程系统,涵盖 裂解、重整、精馏 等核心工段,年产能规模高达数百万公吨。产品广泛供应至下游产业,包括 塑胶、电子、纤维、车用化学品 等,是台湾石化供应链的中坚角色。
导入前的痛点与隐忧
此厂区运作以 高度自动化与连续生产 为特色,核心设备包含大型压缩机、反应炉、循环泵浦与冷却系统等。这些转动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转,既是产能的支柱,也隐含着潜在的风险。
在石化产业里,转子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。但在导入监测系统之前,这家石化厂其实承受着多重隐忧。
1. 工安风险高
压缩机或高压泵浦一旦异常,可能造成压力累积或洩漏,进而引发 火灾、爆炸或有毒气体逸散。厂区部分高风险区(燃烧炉、反应器)对任何异常都要求「即时判断」,但传统巡检方式根本难以满足。
2. 产线经常受阻
非计画性停机是管理层的恶梦。转子设备过早损耗,会导致整条产线节奏被迫中断,需停机抢修或等待备件,影响上下游协调。
3. 排放不稳定、易超标
若裂解、精馏等製程设备性能下降(如冷凝泵、抽真空系统),会造成 挥发性气体无法稳定排放,导致环保参数波动甚至超标,增加环保压力。
4. 能源效率低落
振动过大或机械不平衡不仅影响产能,也造成 耗能增加。马达效率下降,电费支出飙升,设备寿命也被加速消耗。
5. 维护反应不足
传统巡检方式仰赖听音、触感与经验,无法即时掌握异常。等到问题浮现,往往已经来不及,必须高强度抢修。这不仅增加维护成本,也降低了工安的可靠度。
厂务:「我们不是不知道设备有风险,而是没有足够的工具让我们在第一时间看见它。」
数据的眼睛-RM-IOT
过去工程师只能靠经验与听音判断设备状况,往往错过最佳维修时机。导入线上监测后,转子设备彷彿拥有一双「数据的眼睛」:振动感测器全天候蒐集讯号,ISO 快速辨识异常,AI 模型建立健康基线并即时发出警示。从此设备不再是「黑箱」,工程师可随时透过平台掌握真实状态,让维护更科学、更主动,也为工厂带来安全与安心。
该厂决定导入预知监测系统,为设备装上「数据的眼睛」。
这套系统的核心包括:
1. 无障碍监测,实现最大复盖率:RM-IOT 转子健康监测系统可根据场域条件限制选择使用不同监测方式,无线LoRA 、WIFI 、有线等。
2. 系统点位扩建,适用于各阶段扩展:顾及预算问题、效益验收…等现实因素,企业多以短期、长期目标,作为阶段性落实方向。RM-IOT 转子健康监测系统的弹性化设计可逐次扩增点位。
3. 选配移动装置,随时随地监看:额外选配随身监看的应用功能,可以结合手机、平板,不限登入人数(选配)和位置,实现 24/7 实时资产性能监控和状态分析,以便适时採取纠正措施。
4. 内建 ISO 国际规范与自订门槛:系统内建 ISO 10816 / 20816/ 2372 规范,适用于半导体到传产业各式旋转机械设备(马达、压缩机、泵浦等)。感测器随装即量,简单套用 ISO 规范,系统以颜色区分转子品质状态分类,或由人为经验设定门槛进行管理。
5. AI 演算法驱动的智慧诊断:系统搭载先进 AI 演算法,透过长时间运作数据的累积学习与特徵权重的动态调整,持续优化判断准确率。此外,还具备时间序列的预测功能。可预测未来 30 天内的设备健康趋势,让使用者及早规划维修或保养时机,减少非预期停机风险。
6. 专家级异常分析建议:AI 自动化分析结果将同步提供具解释性的异常原因与维护建议,协助使用者快速了解设备问题核心,有效缩短排除时间。
现有问题与潜在风险
起初,工程师们对这套系统半信半疑,甚至一度觉得:「怎麽导入之后,厂区设备反而问题更多了?」维修保养部门的工作量一时大幅增加,似乎比过去还要忙碌。
但很快,他们发现这并不是设备「突然变差」,而是因为过去缺乏系统性的监测,许多潜藏已久的异常都被忽略了。现在,系统把现有问题与潜在风险一併摊在阳光下,让工程师得以逐一处理。

大幅降低非计画停机风险
非计画停机是石化产业最昂贵的风险之一,往往造成产能中断、备件延误与数千万元损失。透过导入预知监测系统,转子设备的健康状态能即时被掌握,异常在早期就被发现并处理,让工厂有充足时间调度人力与零件。
随着隐忧逐一排除,设备运转更趋稳定,维修週期延长,停机次数显着下降。这项转变不仅降低营运成本,更大幅提升工安与永续价值。

突发事件实绩:压缩机火星惊魂
某次夜间巡检,工程师惊见户外压缩机冒出火星,幸而线上监测系统及时侦测异常,让厂方迅速降温,避免火灾爆炸。这起石化厂压缩机火星案例,凸显了转子设备线上监测在工安中的即时守护力。石化厂如何降低突发事故风险?如何兼顾安全与产能?
某个深夜,厂区的值班人员在巡视时,惊讶地发现一台户外压缩机机壳缝隙中竟闪烁着火星。这样的情况在石化厂堪称恶梦,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燃周遭气体,引发火灾甚至爆炸。
追查原因后发现,这台压缩机其实早已长期处于过高温度运转的状态。过去,由于缺乏即时监控,工程师只能仰赖巡检与经验处理,往往等到冒烟或异音才意识到危险。当晚若不是即时发现并持续洒水降温,后果难以想像。
幸好,这次线上监测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。系统早在数小时前就侦测到温度异常,并透过平台发送警示。厂务人员因此得以及时启动远端降温流程,并派员到场确认状况,在火势尚未扩散前就成功排除隐患。
这起事件让全厂上下意识到,监测系统不仅能「提早预测故障」,更能在突发危机中提供即时决策依据。
厂务:「那一刻,我们深刻体会到数据带来的价值!它不只是在省钱,更是真正在守护财产与生命安全。」

石化厂区转子设备的痛点解决
石化製程高度仰赖连续运转与稳定供料,而核心转动设备如压缩机、反应炉循环泵、冷却水泵与鼓风机等,皆属于长时间高负载运转的设备。一旦发生异常或故障,轻则造成单机停机与批次报废,重则连带触发製程中断、气体洩漏甚至安全事故。
该厂传统的设备维护方式多半依赖定期保养与人工巡检,但这样的模式有三大痛点:
1. 异常反应慢、风险高:设备出现异音或震动异常时,通常已经接近临界点,现场才进行抢修,导致无预警停机与大量产能损失。
2. 保养时机不精准:保养频率设定偏向「过度保守」,造成资源与工时浪费,却无法保证故障不发生。
3. 经验倚赖度高:设备状态仰赖资深人员主观判断,新进人员难以掌握设备老化趋势与潜在风险。
导入RM-IOT 转子健康监测系统后,在关键转动设备上安装感测器,让机械状态从过去的「黑箱」变得透明。工程师不再需要依靠零碎的巡检数据,而是可以透过系统全天候掌握设备健康,不论是振动、温度还是频谱变化,一旦有潜在异常便能马上察觉。
更重要的是,系统不只是「监测」,而是会主动发出 异常预警。透过 ISO 规范与 AI 模型的比对,系统能在问题恶化前数日就通知维护人员,让工程师有时间安排检修,避免突发停机。

同时,维护策略也因而全面升级。系统能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与重要性进行分层管理,优化保养排程,减少不必要的停机与维修资源浪费。每一笔监测数据也会被完整保存,并转化为可视化的趋势曲线,逐渐累积成设备的「劣化模式资料库」,成为工程师经验判断与后续知识传承的依据。
透过 RM-IOT 转子健康监测系统,厂方成功将维护思维从「事后修復」提升到「预防式维护」,甚至进一步迈向「预知保养」。这不仅大幅降低了非计画性停机的风险,也让设备管理真正进入了 可量测、可预测、可优化的智慧化新阶段。
随着他们将这些问题一一排除,设备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维修与保养的间隔时间也因此被延长,厂区开始进入一个更高效率、更安心的循环。
RM-IOT 转子健康监测系统
每一项设备在保养维修完成后,其健康状态可即时回报与确认,避免「修而不明」、「保而无效」的情形。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维护频率与成本浪费,真正实现高投报比的维修策略。
透过持续性监测与资料分析,掌握设备性能衰退趋势,进行使用寿命预估与失效风险评估。协助制定长期保养规划,优化备品管理与维修资源,全面强化设备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效益。
从危机应变到永续经营
这次石化厂的监测实绩,证明了「预知」比「抢救」更有价值。当设备隐忧被系统即时揭露并逐一排除后,厂区的运作逐渐迈向稳定,维修週期拉长,停机次数大幅下降,工程师也能把心力放在更具策略性的维护规划,而非疲于奔命的救火。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上的升级,更是一种管理思维的转变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项转变与企业永续目标紧密相扣。在 环境(E) 面向,监测帮助厂区减少能源浪费与设备非效率运转,降低碳排放与挥发性气体外逸;在 社会(S) 面向,设备故障风险下降,员工工安获得保障,也让周边环境更加安全;在 治理(G) 面向,数据化的透明监测提升了管理决策的效率与精准度,展现了企业落实责任治理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