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2024 2023 2022 2021
Newsletter 25007

守住良率与产能
精密监测晶圆手臂

固德科技报|守住良率与产能 精密监测晶圆手臂

#半导体

#机器学习

Posted On : 03 July 2025
当封装製程迈向高度整合与极致精密,传送手臂这个过去被视为「配角」的设备,正悄悄成为决定产线稳定的关键。一次轻微震动未被察觉,可能导致晶圆损坏、停线数小时、损失百万。当製程不容许误差,设备更不能出错。晶圆传送手臂监测在先进封装中的重要角色,该如何透过监测守住良率与产能?

别让製程输在「搬送」!从晶圆传送手臂的隐形挑战

在封装产线上,传送手臂故障导致停线与良率下滑的情况是极为严重的事件。比起核心製程本身,更令人头痛的,往往是这些配角设备的异常无从掌握。

产业现况:CoWoS 封装掀起自动化搬送新挑战
CoWoS(Chip-on-Wafer-on-Substrate)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先进封装技术之一,已成为台积电、日月光等半导体龙头强化高效能运算产品竞争力的核心。这项技术将逻辑晶片直接堆叠于记忆体晶圆之上,大幅缩短讯号距离并提升封装密度。 但也因为晶片密度大增、製程精度变高,整个CoWoS流程在实体搬送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需求。

以往传送手臂(wafer transfer arm)只需确保稳定夹取、搬运准确即可;但在CoWoS製程里,每一个晃动、偏移、甚至震动频率的微变,都可能成为日后良率下滑的开端。

尤其在EFEM(Equipment Front End Module)、FOUP Load Port、自动仓储与晶圆传送模组之间,晶圆必须被频繁且无误地搬送。如果这些流程出了状况,即使主製程设备运作正常,也可能导致整线停滞或良率异常。

CoWoS封装掀起自动化搬送新挑战

产业痛点:无声的异常,背后是千万成本风险

一旦异常未被发现而持续搬送,高价值晶圆将面临报废风险,产线也可能陷入非预期停机、紧急调机与交期延宕的连锁反应。真正可怕的,从来不是故障本身,而是「异常已经发生,却没有人知道」。

传送手臂虽非主製程设备,却是贯穿整条 CoWoS 产线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。 许多晶圆厂至今仍依赖定期保养或故障后修復来管理这些设备,导致如下问题频繁发生:
• 无预警停机:Z轴模组磨损导致上下震动异常,使手臂卡死于夹取阶段;
• 晶圆擦伤与破片:细微的晃动未被发现,导致夹角偏移使晶圆于FOUP中产生接触;
• 效率下降但无法定位:设备参数数值看似正常,但实际传送过程中已有震幅异常。

千万成本的风险

在CoWoS产线中,一次意外停线,光是产能损失就可能高达百万元。这还不包括晶圆本身的报废成本、工程人员加班抢修的人力支出,以及产线重新调机、清洁与验证所耗费的时间与资源。若影响到高阶客户的交期,将导致信赖度下降,甚至引发专案延迟与违约风险。

更棘手的是,这类非主製程设备所引发的异常,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定位与说明,会造成横向部门间的沟通摩擦,进一步拖慢问题解决速度,形成恶性循环。

无声的异常,背后是千万成本风险

监测效益:打造搬送环节的「健康雷达」

与其等到异常导致停机、晶圆损坏才开始追查,不如让设备自己「开口说话」。透过长期监测手臂震动与运动模式,我们可以将过去看不见的微幅异动转化为清晰的状态,让工程团队掌握每一支手臂的运作状况。

正是看见这样的需求,我们开始协助客户导入针对晶圆传送手臂的健康监测解决方案。 我们聚焦于上下手臂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震动变化,透过感测器持续蒐集震动讯号,并以机器学习模型学习设备「正常运作的震动模式」。一旦侦测到偏离常态的异动,系统能立即发出预警,在状况初期发生时就拦截机台的下一步动作,大幅降低停线与晶圆损坏风险。

更重要的是,这项监测技术并不需要等待人员巡检或等到异常声响出现才反应,而是透过连续监测与自动学习,实现「机台自我觉察」的主动式机制。

晶圆厂对误警容忍度极低,而这套监测系统,是固德在实际场域中经过长时间验证与反复实验所打造的成果。

为了确保其判别准确性,我们蒐集了大量的震动数据、特徵值,并在不同路径、不同异常状况发生的条件下设计了各种实验,建立多层次的机器学习模型与动态门槛调整机制。

打造搬送环节的「健康雷达」

历经多轮与现场异常事件交叉比对与调校后,最终系统达成 100% 准确率辨识异常震动,能在轻微徵兆出现的当下即时预警,让设备停机风险大幅下降。 能做到这样的判别难度极高,原因在于晶圆传送手臂的震动特徵往往非常细微,与正常运作讯号仅有极小幅度差异,且还会受到操作路径、周围设备共振影响。若无足够精细的感测器取样精度与演算法优化,系统很容易误报或漏报。

这不只是技术开发上的挑战,更是「场域落地」与「实际产线可用性」的关键门槛。成功协助客户即时拦截异常动作、降低晶圆损伤风险,成为维持产线稳定与良率的重要辅助工具。

精密监测手臂异常,防止晶圆刮伤与潜在报废

透过高灵敏度的震动监测与动作特徵演算法,即时侦测异常特徵并即时预警停机,将风险拦截在第一时间,守住每一片高价晶圆的安全。

目前多数搬送相关设备,对于晶圆传送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轻微异常现象,常见问题包括:机械手臂细微抖动、人为校正误差、手臂左右偏移导致Slot空间内部触碰,以及晶圆表面产生极轻微的刮擦损伤。这些异常在视觉与声响层面几乎无法辨识,但对晶圆良率却有显着风险。

透过这些技术,我们成功协助客户在未发生报错的情况下,精准辨识手臂姿态异常,提前停机处理,有效防止晶圆与Slot仓位结构发生接触、避免良品损坏与连锁停线。

精密监测手臂异常,防止晶圆刮伤与潜在报废

固德的监测系统,可完全自动化执行学习与监测模型建立,无需人为参与,大幅降低操作负担与人为偏差。
其核心功能包含:
• 健康度趋势监测机制:长期追踪手臂运作表现,观察其运作品质是否逐步衰退。
• 突发异常增强演算:针对刮伤、碰撞等细微现象,具备高灵敏检出能力,可即时拦截潜在风险。
• 特徵动作讯号追踪演算法:降低通讯延迟导致的错判或误警报,强化异常判读稳定性。
• 独立建模设计:每组设备均有独立模型,避免因机台个体差异影响监测判读准确性。
• 即时纪录搬送动作:精细记录每一次进出仓位的晶圆搬送操作,建立完整行为数据。
• 自动化重建模型能力:当手臂被重新教导位置、或运行速度被更改时,系统可自动侦测参数变更,并立即重新建模,保持监测模型的适应性与正确性。

机器学习智能监控系统

机器学习简单来说就是经由电脑程式端累积数据资料,藉由这些数据的累积,程式端经过特殊演算法自动化分析、统计、判断进而自主式做出决策或判别甚至预测结果,是一种程式智能化经验学习。

针对各式动态机械行为动作经由OLVMS®-ML 机器学习智能监控系统可规范正确的设备动作来管控设备运作流程,侦测设备问题并解决各式设备问题进而帮助产线提升效能降低成本。...

机器学习智能监控系统
机器学习智能监控系统

机器学习智能监控

建立机械健康规范杜绝产线不良品

良率,从传送那一刻开始守护

CoWoS製程的成功不只是来自前端的创新与后端的封装,它更仰赖整体设备运作的稳定性。而传送手臂,这个曾经被忽略的环节,正逐渐浮出檯面,成为左右产线成败的关键。

当我们透过机器学习自动化监测系统,长时间追踪并学习传送手臂的运作模式,便能在异常初现时即时发出预警,提早拦截动作、主动停机止损,让潜在问题不至于扩大,守住产线的第一道防线。

不要等异常变成损伤、不要等晶圆无法挽回,从现在开始监测传送手臂,让每一颗晶圆都安全送达下一站。

良率,从传送那一刻开始守护